咸丰二年的湖南,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。清王朝在鸦片战争后签订的《南京条约》,如同打开了潘多拉魔盒,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与经济侵略,使本已脆弱的湖南经济雪上加霜。长沙城内,米价飞涨,饿殍遍野,而城外的土地兼并更让农民走投无路。1837 年林则徐在湖南禁烟时收缴的 3540 杆烟枪,如今已化作民众对朝廷失望的叹息。
此时的太平天国,正以燎原之势从广西北上。洪秀全在桂平金田村创立的拜上帝教,吸引了无数走投无路的农民。他们提出的 “有田同耕” 口号,如同黑暗中的火把,照亮了湖南百姓的眼睛。当太平军连克道州、郴州时,长沙城的官员们才如梦初醒 —— 这支被称为 “长毛” 的队伍,已成为清王朝的心腹大患。
萧朝贵的命运充满悲剧色彩。这位出身矿工的西王,率 1000 精锐奔袭长沙,9 月 11 日在石马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溃清军,毙敌 900 余人1.80英雄合击。但 9 月 12 日,他在妙高峰督战时被清军火炮击中传奇私服英雄合击,临终前仍紧握着帅旗。他的牺牲成为太平军士气的转折点,也让洪秀全失去了最得力的战将。
洪秀全站在战略制高点上。这位科举失意的书生,此时已成为太平天国的精神领袖。他力排众议决定攻打长沙,试图通过夺取省城打开长江中游的通道。但他低估了长沙城的防御力量,更未料到这场战役将成为他人生的转折点。
左宗棠此时还是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。这个日后收复新疆的名将,在长沙之战中初露锋芒。他通过长沙富商筹措的 12 万两饷银,稳定了军心;当城墙被太平军炸开缺口时,他下令 “抛石一块赏钱一千文”,用石块雨击退了太平军的进攻。这些策略虽非他首创,却展现了其临危不乱的军事才能。
向荣作为清军老将,其部署直接影响了战局。这位广西提督率部驰援长沙后,在天心阁架设 5000 斤大炮轰击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