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令人动容的是战士们的坚守。机枪手李长林双腿被炸断,仍用牙齿咬住扳机射击;炊事员为保护粮袋1.80英雄合击,用身体挡住敌人刺刀。
1950年3月29日,新疆伊吾县城外枪声骤起。美蒋特务乌斯满勾结原县长艾拜都拉,纠集700余叛匪发动武装叛乱。这座位于哈密盆地的小城,瞬间成为新中国西北边陲的烽火孤岛。
驻守伊吾的解放军某部一营二连,此时正面临致命危机。连长赵富贵率14名战士在淖毛湖开荒时,遭伪装成牧民的匪徒诱杀。16岁战士刘银娃宁死不降,被活埋于戈壁滩。
战后统计,二连42名官兵英勇牺牲,平均年龄23岁。西北军区授予该连钢铁英雄连称号,胡青山被授予特等战斗英雄。
3月30日首次进攻中,匪徒以民房为掩体逼近城墙。胡青山亲率敢死队,用手榴弹炸退敌人,自己头部中弹仍不下火线余名匪徒突袭警察局,指导员率12人用桌椅构筑工事,激战3小时打退敌人。
2008年,伊吾县在胜利峰下修建军功马雕像,1950级台阶象征着那段血火交织的岁月。每年清明,当地群众都会自发来到烈士陵。
关键时刻,一匹枣骝马挺身而出。这匹曾随部队征战甘肃的战马,在枪林弹雨中往返北山主峰40余次。它用蹄子刨开冻土寻找水源,用身躯为战士们驮运弹药。最后遭遇伏击,子弹穿透马腹仍坚持完成任务。
副营长胡青山临危受命。这位河南老兵,曾在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获毛主席接见,解放战争中以一人俘敌一班闻名。
面对叛匪包围,他迅速收拢剩余的108名战士,抢占北山主峰制高点。这里海拔两千多米,可俯瞰全城,成为保卫战的核心阵地。
最惨烈的战斗发生在4月15日。叛匪调来迫击炮轰击县城,胡青山指挥战士们在断壁残垣中与敌展开白刃战。通讯员身负重伤,仍用牙齿咬开手榴弹引线名匪徒同归于尽。